🧘🏻‍♀️身心蓄能

  • 简生活 - 🧘🏻‍♀️身心蓄能

    十日内观|一场“慢生活”的极致修行

    1. 缘起 去年底40岁生日,送自己的礼物是失联十日,去山里🧘🏻‍♀️。手机被收,没有书本音乐新闻,甚至不能说话和眼神交流,每天四点半被叫醒,全素食…在那离群索居的日子里,唯有打坐是正经事。 中年人“出走”十天不易。但这件事在我看来相当值得,而且后劲很大。可以说升级了我的认知曲线。 我打算写写:为什么要去十日内观(Vipassana),什么是Vipassna,是什么体验,以及我的收获和改变。 在Vipassana之前,我对冥想或内观只有知识层面的了解和粗浅的实践。 硅谷科技圈的人,多少都会听说冥想有益。前有乔布斯后有纳瓦尔,多少大佬按头安利过。一些大厂也有Search inside yourself这种冥想课。我知道冥想是让大脑放空,专注呼吸。如何放空?然后呢?我“应该”看到什么?体会到什么? 实践冥想大概在35岁以后:物质欲望开始内缩,对冥想意识心理等“玄”学领域兴趣高涨。是的,那会儿把这些归为“玄学”。下载过headspace这类应用,最长能跟着冥想20分钟。头脑放空,专注呼吸,能体会到心流。睡前听headspace,主要也是为了入眠… 2023年开始陆续接收到了宇宙向我发射的Vipassana信号。主要来源有三: 我隐约觉得这是一件会有compounding value的事。有复利的东西,越早越好。好的东西,知道了,就去身体力行的试一试。不是吗? 于是,终于选了个合适的时间和理由(40大寿),说服一位好友,一起去走了这段修行之路。 2.…

  • 阅读笔记 - 🧘🏻‍♀️身心蓄能

    Why We Sleep: 如何“躺赢”(2/2)

    在上一篇中,我们讨论了《Why We Sleep》这本书里的一些重要理论阐述,包括:睡眠的两个“发动机”;睡眠阶段和周期;以及我们一生中的睡眠变化。这一篇我们将结合理论,来探讨睡眠的重要性以及改善睡眠的科学方法。 从理解到行动 之 睡眠的主要功能 1️⃣ 促进大脑健康:学习、记忆、情绪调节 2️⃣ 清除大脑垃圾、预防老年痴呆 脑脊液清洗机制:深度睡眠期间,大脑会像“洗衣机”一样被清洗,清除β-淀粉样蛋白(beta-amyloid与阿尔茨海默症密切相关)。2013年研究发现:睡眠时脑脊液的流速加快,有助于代谢废物。如果长期缺觉,β-淀粉样蛋白会堆积,显著增加老年痴呆风险。 作者亲身研究:只有睡眠中的脑电波能清楚的分辨老年人的智力退行种类,证明睡眠和智力退行的明显关系(p.9 摘录)。 3️⃣ 维护身体健康:免疫、心血管、代谢、癌症风险…

  • 阅读笔记 - 🧘🏻‍♀️身心蓄能

    Why We Sleep: 如何“躺赢”(1/2)

    “如果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药,能让人延长寿命,增强记忆力和创造力,让你看上去更年轻苗条,抗癌和老年痴呆,还能防感冒和流感,降低心脏病,中风和糖尿病风险。还能让你每天减少焦虑和抑郁,你会有兴趣吗?” 在2025年上半年读过的书中,这本对我影响最大,没有之一!它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生命中占据三分之一时间的睡眠,究竟是什么,以及如何真正利用睡眠来守护健康,维持认知与情绪稳定。这是一本对我们日常生活具有高度指导价值的科学读物。 随着年龄增长,我渐渐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不如从前,常在半夜二三点醒来,难以再次入眠。与此同时,我又模糊地意识到,睡眠似乎是可以被优化和调控的。比如晚饭吃得清淡些、不喝酒、减少饮水量,入睡就更顺利,半夜也不容易醒来;一觉睡好,第二天不仅思维清晰,连皮肤状态也更好。这些体验让我意识到:虽然睡眠正在退化,但依然有改善空间,而它带来的整体提升是立竿见影的。我下定决心,要真正重视睡眠,不仅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,努力改善它。 欣慰的是,这本书不仅选题重要,干活满满,写作也极为出色。作者Matthew Walker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许多脑科学知识,有强大的比喻和自圆其说。随时call back,读起来既巩固知识点,又加强理解。既能预判我们读者的的好奇和发问,又埋下伏笔。 我摘取了书中给我影响最深的观点,和一些改善睡眠的小技巧,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“躺赢”!这本书我会花两篇来详细记录,本篇讲述睡眠的“知其所以然” – 睡眠的发动机制,周期,以及一生中睡眠的变化。下一篇从理解到行动,讨论睡眠对人体的功能,以及实际可行的睡眠改善建议。 知其所以然 之 睡眠的两个“发动机” 书中将睡眠的成因归结为两个系统的协作: Tips/实用建议 #1:由此我们可以理解,褪黑素对倒时差是有帮助的,比如在到达目的地后晚上7-8点吃褪黑素,能告知大脑夜晚来临了。但褪黑素对健康/没有时差的人来说,不会有助眠作用。Tips/实用建议…